精选金工实习报告模板锦集十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工实习报告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金工实习报告 篇1这几日我们在金工进行了十天的实习工作,收获颇多。在这短短的十天的学习中,我们实习了锻压,铸造,钳工,车工,铣工,数控铣床928,数控车床928,还学习了PowerMill等软件。
还记得在刚刚来到工厂的时候,大家好奇,激动,争相询问,各个充满了对金工实习的兴趣。在十天的实习中,累吗?自然是避免不了的,但我们学到的也不少啊!
第一天我们首先接受了金工实习的安全教育,上了第一节至关重要的一课。紧接着,我们开始了第一天:锻造!美其名曰:锻造,实为打铁。一个高80mm的圆柱体,经N次捶打之后成为高23mm的正六边形。每次加热十几分钟,出炉捶打十几下(用时大概1分钟)。
“1、2、3、4、5,等你等得好辛苦!”我们几名“大汉”挥舞起了12磅的大铁锤,经过N*N再N*N锤次,经过一个上午,终于将其压迫成23mm高的扁东西(并非正六边形)。
说实话挺过瘾的。但中午睡觉起来便感觉到了手臂好酸啊!也不知为什么,劳力充足的我们组在进度上却成为最后一名!我们不得不加快进度,再经过N*N*N次,一个六边非正六边形诞生!手快断了,但是当我们看到老师给了我们A+,我们的兴奋难以言表!难怪干将、莫邪等宝剑那么难炼!劳动人民万万岁!
在车工实习中,我们了解了车刀的种类,常用的刀具材料,刀具材料的基本性能;知道了车刀的组成和主要几何角度。在操作中,每人单用一台机床,看到机器飞速的旋转,把一根铁棒车出阶梯轴,其精度竟还可以打到小数点后两位,我不禁对于人类机械化的先进感到自豪!但当我几日后经历了数控车床的实习后,我又一次开阔了眼界,数字化果然不同凡响!不仅可以加工平面,还可以加工各种各样的三维曲面,强!
在铣工实习中,不禁让人联想到“铁杵磨成针”这句古语,也感叹远古时代的人太辛苦了!把铁棒磨成针是何等费力啊!而我们今天只需把铁棒夹在铣机上,按几下按扭,一根牢实的铁棒很快就被磨平了,平面还很光洁,这不得不让我们佩服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力。
让我最感兴趣的莫过于汽车实习了,让从下就喜欢汽车的我大大的过了一把瘾。很小的时候我就能说得出世界上几乎所有名车的名字了,现在,我更可以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看看它们的五脏六腑,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部件真让我大开眼界,我也不顾上面的油污了,把它们一个个拆了一遍,仔仔细细研究了一番!
在铸造实习中,让人感觉似乎回到了童年时代,我们又玩起了“沙窝窝”。然而,现在的“沙窝窝”既象童年时代一样好玩,又是技术的学习。
当然,最辛苦的工种是钳工。锉、锯之时,各出奇招!古时“辛苦娘子磨豆腐”,现代“辛苦学生磨螺母”!不亦乐乎!但当我们结束之后洗净双手,才发现满手的水泡,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啊!
总而言之,虽然在十天的实习中,我们所学到的对于技术人员而言,只是皮毛的皮毛,但是凡事都有一个过程。我们所学到的都是基本的基本,而技术人员也是从简单到复杂“进化”而来的。最值得高兴的是没有同学在这些具有不同程度危险的实习工种中受伤,反而在实习中不时会出现一些甜甜的笑,这是和同学们的认真与用心分不开的。
我觉得,实习而真正的目的在于,学生在每天六个小时的时间里接触到了大量新的信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独立的去探索尝试,甚至需要融入自己的创新思路。这些东西不是靠师傅讲出来的,而是要让每个人在实习过程中去“悟”的。比如数控车,就是在尝试让同学跟着PowerPoint自学,自己思考,自己设计程序设想两年后我们就业的时候,就业单位不会像老师一样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把要做的工作告诉我们,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去观察、学习的。不具备这项能力就难以胜任未来的挑战。
随着科学的迅猛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会有很多领域是我们未曾接触过的,只有敢于去尝试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十天的金工实习带给我们的,应远非我们所接触到的那些操作技能,也不仅仅是通过几项工种所要求我们锻炼的几种能力,更多的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在实习结束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感悟,去反思,勤时自勉,有所收获,使这次实习达到他的真正目的。
除了以上这些感想之外,我还有几点建议:
1.适当增加每个工种的实习时间,使得任务能够轻松些,而不至于为赶进度赶时间而影响大家的学习热情。
2.多展示一些各工种的作品,不仅能使各位同学首先能对工种有一个直观地认识,还能增强大家的兴趣,对实习充满好奇。
总之,经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学习了很多,不仅仅是增长了技能,我想更学习到了细心观察,反复实践,失败了就从头再来的精神,培养一种挫折感,感谢实习!
金工实习报告 篇2我们在学校校工厂进行了为期9天的金工实习。期间,我们接触了车、钳、铣、磨、焊、铸、锻、刨等8个工种。每天,大家都要学习一项新的技能。36小时的实习时间里,完成从对各项工种的一无所知到作出一件成品的过程。在师傅们耐心细致地讲授和在我们的积极的配合下,我们没有发生一例伤害事故,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习要求,圆满地完成了9天的金工实习。
“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高等院校工科学生学习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重要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获得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了解了机械制造的一般操作,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而且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提高了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工程素质。这是一次我们学习,锻炼的好机会!通过这次虽短而充实的实习我懂得了很多。
数控车床
我们的第一个工种就是数控车床的操作。就是通过编程来控制车床进行加工。通过数控车床的操作及编程,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数字化控制的方便、准确、快捷,只要输入正确的程序,车床就会执行相应的操作。数车编程要求非常高的,编错一个符号就可能导致数车运行不了。编程对我来说并不是非常的难,不一会我就拿出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后来又学习了数控电火花加工,也是需要编程的。不过那是电脑自动编程的,只要你输入需要加工的零件图形,选择入刀途径,放好原料即可。那机器是这样的方便,虽然没有实际的操作的机会,但是看见摆在旁边的一些切割好的物件,已经让我们惊叹不已了。那些触感甚佳的徽章,让我们在科技的伟大力量面前深深折服!
钳工
在钳工实习中,我们知道了钳工的主要内容为刮研、钻孔、攻套丝、锯割、锉削、装配、划线;了解了锉刀的构造、分类、选用、锉削姿势、锉削方法和质量的检测。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 ……此处隐藏28442个字……对这台用途多样的机器却无从入手。直到经过指导老师一一介绍,我们才渐渐清楚一台车床的组成和各个部分所分担的作用:支承主轴用的主轴箱、通过搭配不同齿轮数的齿轮以获得不同进给量的挂轮箱、夹持车刀的刀架、改变主轴转速的变速箱。可是这只是基础,要车一件最简单的工件还要由对刀开始。对刀是使刀尖与车床主轴中心线等高。这一开始我就遇到了困难,因为我所用的车床的垫片很少,而且都很薄,别人用了三片垫片就能调好,我却把所有垫片用上了都还不够高,花了不少时间去找垫片。起步就比别人慢了许多,真让人有点气馁啊。我深深吸了一口气,挺了挺腰,重振了一下士气。接着就是粗磨,当中有因为车刀没夹稳而车坏了的情况,也有因计算错误多车了的失误。半天下来,仿佛所有可能存在的失误都发生在了我身上,可是就在不端的犯错误中得到了教训,从而也使自己比别人更加了解错误的来源和解决方法。虽然我比别人多走了一些弯路,可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最后是精车,令人吃惊的是这可称庞大的机器车出来的工件居然可以精确到0.01毫米,以符合不同的工业要求。这也让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然后是铣床。接触过了车床,对它的兄弟铣床我们很容易就上手了。原来每台机器基本都包含横向和纵向工作台,主轴等。耐心的师傅教我们如何换铣刀,如何通过在工件表面贴一片纸来对刀,如何通过轻敲来准确控制升降台。这些可都是宝贵的经验,是在我们的金工实习课本上所不能学习到的。工人师傅通过长年累月的实际操作,为我们总结了宝贵的经验。这就不难明白,为什么一个好的师傅带出的徒弟会更加出色。因为他比别人节省了总结经验的时间,从而站在了较高的起点。这就不难明白师徒之情为何如此的深,因为从来没有人会如此毫无保留地把毕生所学传给另一个人如师傅。可敬的工人师傅,工具粗糙了他们的双手,他们的双手却精细了工件。
接下来三天都是跟电脑打交道,现代科技越来越深入工业了。数控车床,数控铣床都是通过mastercan,powermil等软件的g功能定位、确定加工轨迹,m功能控制主轴转停,s功能选择转速,t功能对刀具进行选择。通过编程,再输入机器,模拟加工就能精确地车铣出各种形状(当然在一定范围内)的工件。回想前两天眯着眼睛测量,颤着双手一次又一次地精车,就不禁让人感谢现代科技给加工工业带来的高效率。
放完一个五一长假,在次回到了我们逐渐熟悉的工厂。
电火花加工又称放电加工,它的原理是基于工具和工件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时的电腐蚀现象来腐除多余的金属,以达到对工件的尺寸就、形状及表面质量预定的加工要求。我们从最开始的磨电极做起。在虎钳上通过锯、锉将一块铁条加工打磨成我们所需要的形状的电极就花了我们半天的时间。微弓着腰右手持锯刀,左手用手指定位,向前时用力并向下压,轻提回拉,让我们出现了自己是一名工人的错觉。接着的启动电源——校正工具——安装工件——调整工作液面——选择电规准——加工对我们来说是小菜一碟了,可见前面一个多礼拜的学习没有白费,说着一股名叫骄傲的暖流流遍全身。
化学加
工是在另外隔开的小房子里进行的。走进去,两排桌子上全摆着一个个箱子,另外一张桌子上用一个个饭盒盛放着各种颜色的有机染料。多简陋的一个加工工厂啊,每一个来到的人都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可就是这样一个“素面朝天”的地方可以加工出让人惊叹的工艺品。可以说就是化学加工将工业与平面艺术结合了起来!通过几十分钟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加工的步骤:首先在一片铝片边上剪出一天向上敲的小钩用于阳极氧化时悬挂;接着我们用naoh脱脂两分钟;用冷水清洗后再用hno3清洗;用冷水清洗后将其挂于通电的h4so3溶液内进行阳极氧化,在表面形成一层绝缘、耐腐蚀、硬度高的氧化膜;等待40分钟后将铝片夹起用冷水漂洗;接着将起浸没在自己喜爱的颜色的有机染料里,染到适当的深度;冷水清洗;用吹风吹干后放入融蜡里,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取出,将自己选好图画描在上面,再用竹签调走描出的轨迹里的蜡,用扫子扫干净;再在naoh溶液里浸泡20分钟;取出,洗净,用吹风吹走上面的蜡。一件工艺品就初见雏形了,还要经过打磨才能算是成品。每一步都是必不可少的,温度、电压、电流都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少了任何一步或不符任何一个条件就有可能出现花纹,粉末,染色不均等情况。所以必须一丝不苟地操作。到最后拿起灌注着自己精神和心思的作品时的那种感觉不言而喻。这让我联想到父母倾注自己血汗和希望的子女时所有的神态。
锻压冲压除去了机器辅助说白了就是抡铁锤了。这完全是力气活,没有power就没有加工可言,从古代就有打铁铺了,可见它由来已久。见过其他组干活时都是男生在抡锤女生在旁边看。可是没有亲身体验过就不能真正地体会到当中的。所以我决定不当袖手旁观的小女生。拿起重重的铁锤,感受每一下锤下的震动,听见乒乒乓乓的打铁声,感觉着电炉里涌出的热浪,心里也是炽热的,因为想到打铁工人们顶着夏日的高温还在这样的电炉旁不停地干着重体力活,得到的却是低微的报酬。工人是应该得到关注和帮助的群体。
铸造是至今我觉得最耗体力的活了。在一间铁皮房里面堆放着灰黑色的型砂,两边是一个个工具箱。听师傅讲,这一堆砂在这里的时间比他的年纪还大,就是这堆砂养育了华工一代又一代的人,望着这堆不平凡的型砂,顿时百感交集。工具箱除了放工具外,还是工作时的小板凳。这许许多多的工具每一件都有其实在用处。
是啊,工具之于工人无异于笔墨于文人。
困难再一次光顾了我。位子一下子坐满了,只有我一个人在上一个台阶的地方干活,不但旁边对面都没有同学可以借鉴,而且型砂堆在在对面,每次都要把型砂从那边铲到这边才行,本来力气就不大,再加上这等体力活,不一会就面红耳赤,气喘吁吁了。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奢望别人的帮忙,最终可以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当时我的脑海里就浮现着这句话。所以我默默地干着。后来师傅很善意地指导我,心里实在是感激,否则很可能我不能及时完成了(我用的模筐要比别人的大一号)。铸造模具的要求很高,而且工具的用法挺巧的,只有熟悉了工具的用法,了解它们各自的“习性”,它们才能为你所用。不奇怪父亲为什么对家里一箱箱的工具如此地依恋。
最后是汽车结构的认识,因为要考试,所以时间上并不允许我们仔细了解。只简单知道了前驱后动,变速器怎样实现换挡,差速器的是使转弯时两轮的速度不同,分火器的结构,凸轮轴使几个汽缸轮流进气等。其实汽车是一项挺复杂的学问,要学精当然不是这一时半会可以的。曾经有人说过,中国的汽车质量太差,经常可以在路上看到因为车坏了而停下的,可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几乎每个中国的司机都是修车工。这其中有讽刺的意味,可是想深一层,用经常用电脑的人就要学会初步的维修知识,
开车的人要懂得修车的技术,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要会就要学会修理。
两周的金工就这样安静地淌过了,却在我们各自的心里慢慢下来沉淀一些东西。是什么东西?也许每个人都不同,是技术,是心得,是体验……无论如何,金工让我们体验了读书时期前所未有的经历。使我们敏感的触角由课本转向了生产线;在我们的书生气里增添了一点点工人的坚强;在我们幼稚的心灵里埋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