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实习报告模板集锦八篇
在生活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模板实习报告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模板实习报告 篇1短短两周的金工实习,随着今天下午最后一节铸造课的结束而结束了。在这段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见识了许多新奇的工艺,也了解到了技工人员的工作环境。我想这两周的实习将给我以后的工作带来许多宝贵的经验。
还记得金工实习前的一天,我还为第二天的实习而烦恼。因为之前听说实习时要做的工作都会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在观看的实习第一天的安全教育片以后,我更是提心吊胆,忐忑不安。但是在我接触到我实习的第一个工种——钳工时才发觉,金工实习并不像我之前想象的和教育片讲的那么危险的。只要我规范操作,发生危险的机率就会非常小。
尽管如此,我还是感受到了金工实习的另一种感觉,就是累。第一天做钳工,真是累得不得了。钳工要做的工件是全部手工的,挫平面,锯铁棒是我那天觉得最累的两个步骤。但在最后看到自己一天的劳动成果时,又会觉得很满足,一块粗粗的铁柱被我做成一个很标准的六角螺母。终于,实习的第一天总算安全地度过了。
因为有了第一天的经验,第二天半天的车工也顺利地完成了。不过,其中也出现了不少乱子,操作车床错误,切削时计算错误等问题常有发生,但最后还是完成了工件。
就这样,我完成了两天的实习。我自己的最大感觉就是又累又热。接下来的几天都是的工种都比较轻松,铣工坐的时间比站的时间还长,那天做的作业的将一根半径为25mm圆柱体铣削成16mm*17mm的长方体。其间坐着在铣床前的时间比较长。以后两天的都是乖乖地坐在电脑前画零件,那时倒觉得很闷很无聊,可能是因为自己天天晚上都在玩电脑的缘故吧。
很快地,金工就这样过去了一周,下来的感觉就是比去上课要好一点,尽管那是又热又累的事情,但是因为少了一份学习的压力,所以觉得很轻松,时间也好像过得非常快。
然而到了第二周,我才发现到金工实习的有趣之处,特别是电火花和化学加工。电火花是在加工过程当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间脉冲放电时的电腐蚀作用进行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我们那天要做的工作就是放置好工件,对好刀,其它的事情就留给电脑去完成。由此加工出来的工件上就会留下一个凹陷的心形或都是星形(因为那天现成的工具电极的形状就只有这两种),看上去非常好看。
而化学加工更是新鲜,其流程是这样的:对铝及其合金零件进行机械加工 除油脂清洗 化学抛光或电抛光 清洗 阳极氧化 清洗 中和 (染色 清洗 )封闭处理 画图 雕刻 化学腐蚀 清洗 中和 清洗 烘干。按这样的加工流程加工出来的成品就像一块艺品,鲜艳明亮的底色再加如精雕细琢般的图画,栩栩如生的浮现在那块铝合金零件上。有时真让人不敢相信那是自己做出来的,
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倘若不是金工实习,自己可能真得一辈子也不会知道图画也可以这样画的。
接下来的一天的电焊和气焊,那里火光闪烁,火花四溅。可是对我们来说用一天的时间去掌握两种焊接方法,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那天做出来的作业,效果一般般。那天的总体收获就是了解了一下电焊和气焊这两种焊接工艺及其有关知识,其它就什么也没有了。
今天下午是最后一天,是铸造,确切地说应该是做砂模。可能是因为最后的一天,心里有点不舍,但不管怎样,两周的金工实习还是就这样过去了。
说实在的,我觉得金工实习对我自己来说非常有意义,非常实在。它给我的大学生活添上了精彩的一笔。它让我更贴近技术工人的生活,让我增长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让我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再见了,难忘的那两个星期!
模板实习报告 篇2第一天上午,我们就在实习大楼的报告厅里经受了一场深刻的安全教育,大家都认识清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东西,我们,不是来玩的。没有晦涩的说教,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让我们立刻了解到了老师们的良苦用心。每一个细节的不注意,都可能造成不可预知的恶果。这让我们更好的体会到了遵守实验室规则的重要性。
实习项目
1、制作手机架
这是我们的第一项任务,把一张白铁皮做成一个手机架的确是很有趣的事情,DIY这样的事是很多人都很感兴趣的。虽然我们没有学过制图,但是在铁皮上画起图来也毫不含糊。剪切打磨的过程虽然不是那么的顺利,但是相对于后来机器压制弯角的轻松,这要让我们更有一点成就感。虽然这只是一个很粗很粗的半成品,但是这个过程让我们对金工实习马上就有了很多的好感。毕竟这比上课有趣多啦。
2、模具拆装
这个对于平时喜欢拆东西的同学来说可是再熟悉不过了,弄清楚了其结构,研究一下拆装的顺序一般就没有什么问题了。不过老师还是和我们讲了很多有关的知识,让我们了解到了模具对于生产的重要性。轮到我拆的时候,感觉,就是这个模具好重呀!!!不过结构倒是很简单,唯一的麻烦就是装的时候上模和下模不是很好地通过导柱放到一起,重心不对就很容易卡住,在这个环节我费了点工夫。
3、车工
车工听说是很危险的,由于我们只有半天的时间,所以还是轻松许多。老师耐心仔细地对我们讲解了车床的操作方法,然后给我们布置了一个简单的任务:把一条铁棍以一定的长度切成几小段。虽然我们很小心了,但是削下来的滚烫铁屑飞到手上还是很难避免,很多人都尝到了不穿长袖的苦头。由于没有把铁棍夹紧,加工成的工件两端有的不是很平整,有锥形的外突或内陷。
4、刨工
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我们小组的成员们把合作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至,真是令人愉快的工作。我们组有4个人,分工明确:一个人拉操纵杆、一个调整工作台、一个控制刀具高度、一个负责清扫切下来的金属碎屑,每一项工作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这项工作也不难操作,就是很耗时间,不知道真正工厂里的大规模加工是怎么样的方法,总觉得这样生产的话肯定效率太低了。
5、打铁
打铁,只在小时候在铁匠铺见过,那时候见过的是用煤炉的,只见师傅风箱一拉,红红的火苗就串上来,随着铁锤的敲打,火花四溅。现在才知道那飞出来的是氧化皮。打铁前,老师又和我们反复强调了要注意安全,而且又说了一串骇人听闻的例子,但是还是有一个同学不小心,被钳子烫伤了,还好不是很严重。最不好控制的就是气锤了,大家都是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来操作它,不过它的效率比我们可是要强多了。不过我们组的作品可不是很好。
6、热处理
热处理是一项要和高温烘箱亲密接触的工作,不过经过了打铁的经验,我们都还能轻松地应付。这里还有两项比较有趣的工作:火花鉴别法和金相分析。在火花鉴别中我们第一次听到了流线、节花、花粉这样的对于火花束的描述。以前我看到有人用砂轮的时候想到的只是这样一个词语:“火树银花”,真的很漂亮。 ……此处隐藏7243个字……p>
前言
再有一年的时间我们就将毕业走上工作的岗位,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有很多的知识与能力需要认真学习,认真探索,不断磨练。我们需要一个机会,去深入了解当今机械的发展状况和我国现在机械发展的方向,方便以后我们找对方向。大三下学期的小学期,我们来到了湖北十堰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商用车发动机厂。这次实习机会,让枯燥的理论课变得有趣起来。这是第一次去这么大工厂,所以我的心里也很激动,也很认真对待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
一、 实习目的
1. 通过生产实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了解机械生产的基本流程;
2. 通过生产实习,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3. 通过现场实践,使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产业状况;
4. 初步了解企业管理,培养技术工作的基本技能;
5. 初步了解社会生产关系,为将来走入社会奠定基础;
二、 实习要求
1. 了解我国汽车的基本状况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2. 进一步掌握机械方面的知识,并初步获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技能;
3. 熟悉材料热处理及零件加工工艺基本知识和方法;
4. 熟悉各加工中心典型机床尤其是先进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5. 熟悉企业生产安全生产章程;
6. 了解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熟悉先进管理方法。
熟悉主要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了解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一般原则及进行工艺分析的方法
三、实习的时间段及地点
地点:湖北省十堰市 东风商用车公司发动机厂
7.13 下 东风佳华 轴瓦
7.14 上 产品开发科 试验站1
7.14 下 机修车间 数控中心1
7.15 上 再造车间 再造1
7.15 下 钢板弹簧公司 板簧
7.16 上 dci11车间 大马力轴类1
7.16 下 发动机部件 轮壳
7.17 上 机修车间 大马力缸盖1
7.17 下 箱体车间 机械磨锋
7.20 上 轴类车间 凸轮轴1
7.20 下 大洋车轮 车轮
7.21 上 工艺讲座
7.21 下 dci11车间 大马力机加
7.21 上 工艺讲座
7.22 下 神宇车辆公司 总装
7.23 上 工艺讲座
7.23 下 箱体车间 大马力缸盖
7.24 博物馆
实习形式(参观型、考察型、顶岗型)
本次实习属参观型,主要是请企业各车间技术生产工作人员带领我们参观并具体介绍车间生产线、解答我们的疑问,由带队老师组织我们相互交流学习、记录实习笔记。
实习日志
(一)安全教育
1、实习时间:7月13日 上午
2、实习安排:入厂安全教育及企业文化介绍讲座
3、实习的具体内容:
东风汽车公司简介
东风汽车厂始建于1970年,位于鄂西北偏远的山区,在第一代建设者数十载的努力下1975年6月,东风汽车厂第一个车型投产,随后1978年5T民用车投产,并于当年开始盈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国家经济调整,尚未完全竣工的二汽被列为“停缓建设”项目。二汽的当时的决策者,审时度势,以非凡的智慧和胆略,提出了“自筹资金,量入为出,缓建二汽”的改革方案。最终获得了国家的批准,使得二汽成功完成了初期建设争取了发展主动。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同大多数的国有企业一样,东风因为产品单一,包袱沉重,体制僵化,机制不顺、应变市场能力不强等原因,在经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辉煌之后,经营陷入低谷。
从1993年下半年起,东风生产了二十多年的5T车难以满足市场的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公司陷入严重的困难时期。面对困境,东风果断对企业体制机制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和集团化经营要求组建若干分公司、事业部、子公司,形成若干板块的管理制度,东风重载公司、东风装配公司、东风神龙公司、东风零部件事业部、东风南方事业部相继成立。
改革后,东风的活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到1999年,东风公司走出低谷,减亏3亿多元,实现扭亏为盈。此后东风公司的经营业绩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20xx年,41.85万辆,销售汽车41.57万辆,实现利润58.5亿元,行业三强低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面对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融入发展,竞争合作成为发展名族汽车工业明志的选择。东风中近期目标是:在现有基础上,通过三至五年的奋斗,实现产销规模、销售收入、经营效益、劳动生产率、员工人均收入五个翻番,到15末或稍长时间将销售额提高到1000亿元以上,综合市场占有率提高到18%。远景目标是把东风公司建设成自主、开放、可持续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集团。
十四年改革奋进,三十年的锐意进取。沐浴着新世纪的春风,一个崭新的东风正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在融入国际中发展壮大。
1. 发动机厂简介
东风公司发动机厂主要生产缸体、缸盖、曲轴、凸轮轴、连杆五大件及发动机总成,拥有EQ6100、EQ6105、EQ491汽油机、EQ4H和EQD6102T、EQD6105、东风D 系列柴油发动机等6大系列产品,包括20余种变型产品,如EQ6100、EQ6105及EQ491的LPG或CNG两用燃料发动机及EQ491电喷发动机。由以前单为中卡配套,成长到为客车、中巴、皮卡等配套;从车用成长到为船舶、发电机、工程机械等配套;不只生产总成,并且还为康明斯等公司生产OEM零件。
发动机厂与东风公司一起走过40多年的历程。回顾历史,觅其轨迹,其可分为三次创业。
第一次创业 1969年至1992年是发动机厂建设时期。从工厂选址到厂房建设,建设者们的餐风露宿,开山填壑,于1975年6月全面形成二吨半越野车发动机生产能力,于1978年6月EQ6100发动机生产阵地建成并投入生产;1981年二汽投资1000万元,按年产5000台的纲领进行EQD6102柴油机是生产装备。到“八五”初期,发动机厂形成了14万辆份汽油机生产能力。1991年,EQ6100汽油机荣获机电部优质产品称号。
第二次创业 1993年至1998年是发动机厂的发展时期。发动机厂坚持走汽柴并举发展之路,围绕填平补齐柴油机生产能力,1993年9月西域柴油机零件生产阵地破土动工,一年后建成并形成批量生产能力,至1998年底共生产EQD6102柴油机33649台。1994年5月,发动机拉开了建设2.0升汽油发动机的序幕,至1996年底打通了缸体、缸盖等6条生产线,1997年底形成了日产50台EQ491的能力。
第三次创业 从20xx年开始的第三次创业是发动机厂深化改革全面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